版权所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交流中心
UIBE.VERSION.12.0 Copyright UIBE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5号 外经贸网备30718002
在2025年的寒假期间,我校六位杰出学生积极参与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精心策划的海外名校访学项目。此次访学涵盖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商务孔子学院青年商业领导力培养”项目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新青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学生们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访学任务,还取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满载荣誉而归。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青年商业领导力访学项目
核心课程概览:
1. 商业策略
“商业策略”课程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商业战略思维框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学生们系统掌握了市场调研、商业模式构建、营销策略制定等关键环节,学校旨在培养出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商业解决方案。
2. AI金融大数据
紧跟时代步伐,“AI金融大数据”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其深入探索金融数据背后的深层规律。
3. 跨文化沟通工作坊:
“跨文化沟通”课程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可或缺的技能提升环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练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沟通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新青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
1.WIMUN 模拟联合国大会:国际舞台上的实战演练
作为访学项目的核心环节之一,学生们参与了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WIMUN)。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角色,代表各自国家深入参与联合国会议的讨论与决策过程。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外交谈判技巧,还让他们对国际政治格局有了更加直观地认识。
2.走进国际组织:深度对话高级官员
在访学期间,学生们有幸踏入了联合国总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大门,与这些机构的高级官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联合国官员们慷慨分享了他们在国际组织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及对国际议题的深刻见解,并在问答环节中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这次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对国际组织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与憧憬。
3.沉浸式校园学习体验:前沿课程与深度探讨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沉浸于包括全球胜任力与可迁移技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与教育技术、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9门前沿课程。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提供了前沿的理论视角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在结业仪式上,各小组用英文展示了联合国教育维度的“learn to be”,展现了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2025春节联欢晚会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的诚挚邀请下,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在哥大举办的2025春节联欢晚会。李云菲同学作为“上春山”压轴大合唱的学生策划与总指挥,展现了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次晚会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海外学子交流的机会,还成为中国学子在海外展示文化魅力的舞台。
通过参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访学项目,我校学子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将来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学子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参与到全球发展的各项事业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
学生感言:
(陈音希 外语学院-法语-大二)
在 LSE 学习期间,我们小组被分配了一个具体的商业项目——“新能源汽车商业战略”。这个项目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市场分析、竞争优势、营销策略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小组同学的合作下,我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我第一次用英文撰写了跨文化交流主题的论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如何准确充分地引用理论和文献、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正式规范等。但是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成功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和研究能力,也让我对这个主题有了更多的了解。本次访学最后我有幸获得了3A的好成绩,我也感到很惊喜开心,也荣获了本次访学为数不多的“卓越奖”,我的积极与努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回报,原本发自内心的动力和学习是这么美好!
(袁佳宁-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研一)
在哥伦比亚大学上课期间,我们见到了不同领域的优秀学者,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恰如哥大多元性的缩影:有初代移民,也有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有潜心学术的老教授,也有科技企业的创业者;有幽默风趣的演讲者,也有严谨缜密的逻辑家。他们的共性是都充满昂扬的。精神和丰富的阅历,而他们的个性也使得他们风格各异。因此,我们应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自己是谁,在此基础上不懈努力、不断奋斗来回答自己能成为谁。
(高佳凝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大一 )
小组讨论环节堪称思想交锋的战场,同学们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我们相互学习、彼此启发,最终达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共同拓宽了看待这一复杂问题的视野。除了紧张充实的学术课程,丰富多样的参访活动也让我收获颇丰。漫步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就如同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大英博物馆宛如一座人类文明的宝库,在这里,我看到了古埃及神秘的木乃伊,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几千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辉煌文明。伦敦塔则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历经风雨,见证了英国数百年的王朝更迭与社会变迁。这些活动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